QQ:355128452
   

导航菜单
   

新闻资讯

中国GPU双雄要上市了,谁能成为“中国英伟达”?

国产GPU迎来历史性时刻! 2025年上半年刚结束,摩尔线程、沐曦股份两家公司的科创板IPO申请同日获得受理。 此次摩尔线程拟募集资金80亿元,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;沐曦股份拟募集资金39.04亿元(投资总额50亿元),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。 研发 烧钱  亏损换增长 招股书显示,过去39个月内(2022年-2025年3月),沐曦股份累计营收约合11.17亿元,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额共计32.9亿元,最近一次外部股权融资对应的投后估值为210.71亿元; 在过去三年内(2022年-2024年),摩尔线程累计营收6.09亿元,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共计50.05亿元,最近一轮投前估值246.20亿元。 据招股书,摩尔线程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合计80亿元。其中25亿元左右用于新一代自主可控 AI 训推一体芯片的研发,近25亿元用于新一代自主可控图形芯片的研发,19.8亿元用于新一代自主可控AI SoC芯片研发,剩余1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。 本次IPO,沐曦股份拟募集资金39.04亿元,其中,24.59亿元用于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,4.5亿元用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,9.91亿元用于面向前沿领域及新兴应用场景的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。 招股书显示,2022年至2024年,摩尔线程营收分别为0.46亿元、1.24亿元和4.38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超200%;2022年至2024年度,摩尔线程净利润分别为-183955.22万、-167331.03万及-149193.77万;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-141200.3万元、-169066.22万元和-150690.72万元。 沐曦2022-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2.64万元、5302.12万元和74307.16万元。2025年一季度更是达到3.2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074%。沐曦连续三年的亏损分别为7.77亿元、8.71亿元、14.09亿元。 摩尔线程最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高达626.03%,合计研发投入金额38亿元。沐曦最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也高达282.11%,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为22亿元。 整体来看,两家公司营收在提速,亏损也还在持续,这是平均成立时间只有5年左右的国产GPU企业,短时间内共同面临的挑战。 两家公司产品路线有所不同 摩尔线程成立于2020年6月,与英伟达类似,同时做消费级图形显卡GPU与AI计算的GPGPU。 成立以来,摩尔线程以自主研发的全功能GPU为核心,致力于为AI、数字孪生、科学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提供计算加速平台。 公司四年推出四代GPU芯片架构、四颗GPU芯片系列——苏堤、春晓、曲院和平湖,流片成功/发布时间分别是2021年、2022年、2023年和2024年,覆盖 AI 智算、专业图形加速及桌面级图形加速等领域,主要生产方式包括板卡/模组、一体机、集群设备等。 摩尔线程旗下共有“苏堤”、“春晓”、“曲院”、“平湖”四款芯片,主力AI GPU产品为S4000、S5000,消费显卡产品则有 S80与S70。 招股书中显示,MTT S80显卡性能规格与英伟达RTX 3060相当。采用平湖架构的摩尔线程MTT S5000加速卡在招股书上首次出现,并未披露具体性能。但据一些参与S5000测试的用户透露,S5000是国内真正对标英伟达H100的产品。 沐曦股份成立于2020年9月14日,公司主要为异构计算提供全栈GPU芯片及解决方案,可广泛应用于智算、智慧城市、云计算、自动驾驶、数字孪生、元宇宙等前沿领域。主力产品为曦云C500、智算推理GPU曦思N100。 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,除交付内嵌GPU芯片的板卡/模组外,沐曦股份还向客户交付集成多个板卡后的服务器、一体机/工作站,以及由多个服务器、存储设备、网络设备等组成的智算集群,配以兼容主流 GPU 生态(CUDA) 的MXMACA软件栈,为客户提供综合算力解决方案。 沐曦股份称,该公司是国内少数真正实现千卡集群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GPU供应商,并正在研发和推动万卡集群的落地,目前已成功支持128B MoE 大模型等完成全量预训练。公司与整机服务器、操作系统、运维管理平台、主流 AI 框架、主流大模型等上下游生态广泛适配。截至报告期末,沐曦股份GPU产品累计销量超过25000颗。 谁将赢得国产GPU第一股? 除了摩尔线程和沐曦之外,壁仞科技和燧原科技也都处于上市辅导阶段,他们合称“国产GPU四小龙”。 国产GPU企业如此密集冲刺IPO,绝非偶然。 2018至2020年四家企业先后成立。经过5-7年的发展,他们的产品逐步成熟,经过多代产品迭代,技术指标不断提升。也与大模型公司、数据中心等客户建立起合作关系。 国产GPU面临的挑战依然存在,一方面与英伟达相比,国产GPU最大的差距不在硬件性能,而在软件生态。CUDA开发者超过百万,这是英伟达二十多年积累的护城河。但好消息是,两家公司都在加速构建自己的开发者生态。 另一方面,两家公司的业绩都面临收入来源单一的风险。在2024年和2025年1-3月,沐曦主要收入来源为核心产品训推一体芯片曦云C500系列,收入占同期主营业比例分别为97.28%和97.87%,单一产品收入占比较高。摩尔线程产品线丰富,但报告了前五大客户营业收入当期占比均超过80%,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。 但不管怎么样,国产GPU企业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与潜力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态的逐步完善,它们有望在未来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。 你认为摩尔线程与沐曦股份,谁将率先上市成为“国产GPU第一股”? 部分内容参考自:量子位、钛媒体、界面等